【腾讯云】腾讯云图,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。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,模板丰富,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。

前言:

他是我的兵。”公所中,一位老农民指着墙上毛主席的画像说道。

老农的话一出口,便引起了值班人员的注意,为什么这名老者会说毛主席是自己的兵呢?这位老者的身份是什么?

毛主席的信

这天,一位老农民来到湖南省政府大门前,站在门口迟迟没有动身,好像很是犹豫的模样。

突然,他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,低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用红布包裹着的信件,小心翼翼的将其展平,看起来十分珍贵

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,深吸了一口气迈步走向政府大门,可他还没进去呢,就被大门口的门卫拦下了。

门卫已经观察他半天了,从他到门口开始,门卫就发现了他。见他刚刚在门口踌躇不前,现在又要进去,于是上前开口询问道:“同志,你有什么事情么?”老农民见此情况连忙解释自己是来找程星龄副主席的

看着老农民的模样,门卫无法将他与副主席联系在一起,老农民见门卫一副不相信的样子,他连忙将手中的信件递了上去,笑呵呵的说道:“这是毛主席写的信,是毛主席让我来这里的。”

门卫在看到信件上的落款后,更是震惊了,这个老农民真的与毛主席相识啊。他立即回到值班室,将这件事情传达给了程星龄所在的办公室。不多时程星龄便亲自出来将这个老农民迎进了办公室,一边走一边询问着老农民的情况

程星龄看完了毛主席的信件后,感慨道:“没想到您与毛主席有着这样的渊源啊。您放心,您所求之事我会尽力解决。”

这个老农民怎么会有毛主席的信呢?他与毛主席又有什么渊源?

与毛主席取得联系

这个老农民名叫彭友胜,那天他原本是去赶集的,一路奔波加上天气炎热,使他口干舌燥,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乡公所门口,他走近后朝着里边的一个值班人员说道:“小同志,能给我一点水喝么?”

对方答应后便起身去给他倒水了,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彭友胜发现墙上挂着的照片,照片中的人很眼熟啊,“这不是润之么?”他喃喃自语道。

听到他的话,值班人员笑着说道:“老伯,这位可是咱们伟大的毛主席呢。”

听到对方这么说,彭友胜才反应过来,润之就是毛主席,他指着画像激动的对值班人员说道:“他是我手底下的兵嘞。”还不等对方说什么,便乐呵呵的离开了。

彭友胜回到家后,神情激动的抓住妻子的肩膀说:“你知道咱们毛主席长什么样么,你知道他是谁么?”妻子被他的话弄得不明白了,毛主席还能是谁,主席就是主席啊。

还没等她说什么呢,就又听见彭友胜颤抖的声音:“他是润之啊,是我的好弟弟,他还是我手底下的兵啊。”

听到这妻子更是一脸不屑,毛主席是谁,自家丈夫又是谁,还自己手底下的兵,说出去谁会信啊。见彭友胜失心疯了一样,妻子对他的话就没有放在心上,接着忙手中的活去了。

他也不再跟妻子解释什么了,他现在就想与毛主席取得联系,于是彭友胜找到当地一个读书人,让人家帮忙代写了一封信。

彭友胜寄完信后便回家了,他知道毛主席日理万机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,自己这封信可能主席都没有空看。可是他并不气馁,没有什么比他知道润之还活着,甚至是做出了一番大事更让他开心的了,至于自己的困难也就无所谓了

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的过着,彭友胜自己也没想到,他居然真的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,他知道主席还记得他,别提有多高兴了。信中他提及了自己目前的生活比较困难,如果主席方便的话能给他找份工作让他养家糊口就行。

主席出于各方面的考虑,认为他还是留在乡下比较好,但也给他指了一个方向,如果实在困难让他拿着信去找程星龄寻求帮助。这便有了开头的一幕。

由于当时彭友胜年龄已经大了,不方便再参加什么工作,不过因为彭友胜当时参加了辛亥革命,是一名老兵了,政府便给他每个月30元的生活补助

与毛主席的深厚情谊

说起毛主席与彭友胜参军的事情,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朱其升,他们三个人在部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

当时辛亥革命爆发,年仅18岁的毛主席决定弃笔从戎。刚到长沙就听见路上有人喊道:“新军第十五标开始招兵啦。”

毛泽东挤过人海冲到最前方,激动的说道:“同志,我要参军。”可出乎他意料的是,这次招兵需要有他们军队所熟悉的人做担保才能加入队伍。

这一下可愁坏了毛泽东,他本就是一介书生,怎么可能认识军队的人呢,他与对方据理力争,表示大家都是为了新时代进步而来参军的,难道就因为没有人做担保就不能参军了么

对方也没有想到他会这么问,一时间也不知作何解释,只能说这是规定他也没有办法。

这让在旁边一直维持秩序的朱其升一下产生了兴趣,他将毛主席拉到一旁说道:“不要与他争执,你跟我说说怎么回事。”

毛泽东见到对方身穿军装,觉得自己参军的事情可能还有一丝机会,就把自己的志向与抱负告诉了朱其升。

朱其升看着眼前一副干干净净书生模样的毛泽东,没想到对方竟有如此思想。于是他又找到自己的副目彭友胜,将毛泽东的情况告诉了彭友胜。

彭友胜听完觉得毛泽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,便同意给他做担保。就这样毛主席顺利参军,而且正巧分到了彭友胜的手下。

毛主席本就年龄小于他们两个人,白白净净的样子跟他们这些大老粗不一样,他们二人对于毛主席就更是照顾了。

看毛主席匆匆参军除了一些书籍和简单的衣服其他都没有带,而当时天气已经转凉了,没有厚的被褥根本不行。二人便将自己的被褥分给了毛主席,当时毛主席入冬的厚衣服还是穿的他们二人的

毛主席喜欢读书看报,每个月发的补贴他总是会拿出一部分用来买书,剩下的钱作为平常的花销根本不够,彭友胜知道后就把自己剩下的钱给毛主席买一些吃的

在训练时,彭友胜也是手把手一点点的教毛主席,而毛主席也会在休息的时候教他们识字、写字。

就这样在湖南新军的那几个月,总是能看到两个粗壮汉子和一个瘦高书生模样的新军一起训练学习

有一次,毛泽东所在班级接到任务后,队伍连夜行军,路途遥远、地形复杂,天空还下起了大雨,毛泽东逐渐走不动了,朱其升发现后便陪在他身边缓慢前行,两人就这样离队伍越来越远。

彭友胜寻找过后没有看到二人的身影,不顾危险掉头回去找他们,在看到他们两人时快步上前将两人拥入怀中

看着再次折返的彭友胜,毛主席心中也是十分温暖,正当三人准备继续追赶大部队时,遇到了敌军搜查村庄。

三人只好小心躲藏,直到敌人离开了村子他们才敢出来,三天没有进食,他们早已筋疲力尽,可是为了活命他们也只能抓紧时间与大部队汇合。最终好在他们赶上了大部队,几人喜极而泣,从此他们之间便有了过命的交情。

辛亥革命结束后,毛主席决定继续完成学业,便找到二人说明自己的想法,二人虽然不懂这些文化东西,但是对于这弟弟他们还是十分欣赏的

在毛主席离开时,彭友胜是送了一程又一程,迟迟不肯离开,毛主席见他不说话,便开口说:“已经很远了,彭兄就别送了,我们之后一定会再见的。”

彭友胜临走前将自己攒下的几块银元都给了毛主席,他终究是不忍这个弟弟受苦,说了一声“珍重”就走了。

总结:

在二人取得联系后,彭友胜用每个月的补贴种了几颗茶树,每到茶叶丰收的时候他都会亲自为毛主席炒茶,然后再托人给毛主席送过去。

不管毛主席现在是何身份,他都一直是自己心中的那个润之弟弟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推广者专属福利,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,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,先到先得。
Top